题目内容
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A. 反射 B. 折射 C. 直线传播 D. 色散
物体从高处下落,到地面后温度略有升高,这说明该物体的( )
A. 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B. 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C. 内能增加,周围空气的内能减少
D. 增加的动能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0
D.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0,则入射角为600
从环保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 上课时,学校附近的卡位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 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 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显得十分开心
D. 公路上汽车鸣笛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s。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形成的.
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下列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态相同的是( )
A. 打在枝头的霜 B. 屋檐下结的冰凌
C. 山间的云雾 D. 消融的冰雪
“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 声音太大 B. 声音的频率太高
C. 声音太小 D. 声音的频率太低
____________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