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有一首古诗中写道:“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其中后一句诗的情景属于光的 现象.
【答案】反射
【解析】
试题分析: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解:驴在岸边饮水,水面上就会出现驴子的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反射.
【题目】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____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____ cm3。(已知ρ水=1.0×103 kg/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 )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被淋到雨水会生锈
【题目】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校园内摆放的垃圾箱分类标志明显,绿色箱用来装可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再利用垃圾.以下物质应扔进黄色垃圾箱的是
A.废旧报纸 B.果皮 C.铝制饮料罐 D.废旧电池
【题目】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B. 初秋的露水
C. 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
D. 枯枝上的霜
【题目】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观察体温计的示数时,应从 (选填“A”“B”“C”)方向观察读数.
【题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球墨铸铁有时可代替钢
B.盛水的铁桶易生锈的地方是水面附近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是置换反应
D.用高炉冶炼出的是生铁
【题目】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中的“月落”是以 作为参照物的,“钟声”是由钟的 所产生的.
【题目】交通法规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
A.禁止超载 B.系安全带 C.禁止超速 D.靠右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