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1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10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
(3)如图2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l)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
d
d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
a、e
a、e
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③把烛焰放在
c、b
c、b
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4)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是:
①
在焦点处
在焦点处
;②
在焦点之内
在焦点之内
;③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
(5)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成一清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的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将
变暗
变暗
.
分析:(1)图示的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2)为使像能完整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①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③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并且蜡烛不能在焦点处或焦点以内.
(5)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
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解答:解:(1)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根据实验要求,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①把烛焰放在d点上,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a、e点上,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③把烛焰放在c、b点上,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4)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有:①当物体放在焦点处时不成像;②在焦点之内时成虚像;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5)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答案为:(1)10;(2)同一高度;(3)d;a、e;b;(4)在焦点处;②在焦点之内;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5)变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事项,以及其成像规律的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