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玻璃中斜射到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_____。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_________________。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铅笔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老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_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v==
方法2:v==[++]÷3=…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爱好摄影的小权同学,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对如图所示的两张同一个场景的两张照片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结合你学到的物理知识,请你帮助小权同学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说明需要控制的变量。
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恰成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烛焰所成
的像是 、 的实像;如果使烛焰沿主轴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全反射
小慧在做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时偶然发现:当激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查阅资料,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图甲) (图乙)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1(如水)射向另一种介质2(如空气)时,本来应该有一部分光进入介质2,称为折射光,另一部分光反射回介质1,称为反射光(如图乙所示)。但当介质1(如水)的折射率大于介质2(如空气)的折射率,即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先增大到90度,此时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只有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 水就是光疏介质。介质的折射率小越小,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导纤维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外套两种不同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
(1)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若光由水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48.5°,则入射光以60°的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时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光导纤维的外套相对于内芯介质来说是 (选填“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外套的折射率 内芯介质(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红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 (同上)紫光。
放映投影片时,为了使屏幕上的画面减小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并减小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B. 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并增大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C. 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近一些,并增大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D. 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近一些,并减小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某型号摄像机的随机蓄电池的容量是“2 A·h”(“2 A·h”的含义是该蓄电池若以2 A的电流放电,可放电1 h).若输出电压为12 V,这样的蓄电池充好电后,能释放的最大电能为____________J.
如图所示,Sˊ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S和Sˊ之间画出平面镜MN,并完成光线SA的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