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 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

(1)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位置A、B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

(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___15 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__________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

【答案】 放大 投影仪 太大 小于

【解析】(1)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从乙图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之间时,2f>u>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实中的应用是幻灯机或投影仪.
(2)蜡烛在C点时,2f>u>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但是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接近于焦距,像距太远,不能成在光屏上.

(3)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此透镜焦距小于15 cm.
做法二:得不到像的原因是成像太远太大,为了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使光线更加汇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