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物理学家中,早在19世纪20年代,对电流跟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研究的科学家是( )
A. 欧姆 B. 法拉第 C. 伽利略 D. 焦尔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过凸透镜后再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2)小明在图乙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填写“放大”或“缩小”),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 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原理”)透镜的方向移动.
(3)在介绍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时,老师告诉同学们,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实际上是物体发出的多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的多条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李明根据老师的介绍,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光路,但是有一条折射光线没有画出,请你帮他补充画出对应这书光线(图中表示凸透镜)_____.
(4)凸透镜在生活中应用比较普遍,________就是如图乙所示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________,音调较________.(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500 kg的海豚和100 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的.
将一段电阻丝R和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U=2V的电源上,现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测得通过电阻丝的电流I和电阻丝相应的接入长度L,得到了电流的倒数与长度的关系图象(﹣L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定值电阻R0=_______Ω;当电阻丝的接入长度为L=0.5m时,相应电阻丝的电阻R′=_______Ω
甲乙两地相距3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甲地检修员先用如图所示的测量仪接入A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乙地检修员后用相同的测量仪接人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
A. 18km B. 15km C. 12km D. 10km
图甲是某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R1的阻值为100 Ω,托盘下方的电阻R2为压敏电阻,其电阻大小与托盘内所放物体质量m大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6 V保持不变,则
A. 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00 Ω
B. 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为0.1 A~0.6 A
C. 电路中电流为0.02 A时,托盘内物体的质量为600 g
D. 托盘内物体质量为400 g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01 A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相同的电压加在阻值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不同
B. 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都一样
C. 同一电阻,它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
D. 当加在某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分子运动加剧
B.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可能升高
C. 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 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C. 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