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__________(甲/乙)透镜.

(2)如图乙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如图丙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4)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___________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当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为了观察此时的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 ________

(5)实验中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______(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答案】 10.0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缩小 远离 投影仪(幻灯机) 不能 取走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看烛焰 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解析】

(1)根据图判断出甲乙对光线的作用,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判断.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2)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解答.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3)若光屏上没有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有可能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

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可能是光具座的长度小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像成在光屏以外的位置上.(4)①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②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③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进行判断.(5)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一侧,要在光屏的一侧观察.

(1)由图知,若光沿直线传播会聚到b点,经过甲会聚到c点,说明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经过乙会聚到a点,说明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所以应选择乙透镜;

(2)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60.00cm50.00cm=10.00cm;(3)如图丙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4)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u=50cm10cm=40cm>2f,2f>v>f,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u此时 u=50cm35cm=15cm 2f>u=15cm>f 此时v>2f 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当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u=50cm45cm=5cm<f 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为了观察此时的成像特点,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取走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看烛焰;(5)实验中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