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玲利用如图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她让小车从木板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木板中点B和终点C的时间和距离,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时,小玲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这时她应该______(增大/减小)木板的坡度,或者换用更______(长/短)的木板;

(2)实验装置调整好后,小玲重新进行了实验,她用停表测得小车通过S1、S2这两段距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s、4.5s,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出S2的长度为90.0cm,那么小玲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该是______,她所测量的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做的______(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______(正确/不正确),这样测出的速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减小 1cm 0.15 0.2 不是 不正确 小于

【解析】

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已知小车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的平均速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倒数第二位与分度值对应;根据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

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由题意知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所以实验时,应该减小木板的坡度,或者换用更长的木板,这样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2)由s2=90.0cm可知,倒数第二位即厘米位,对应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已知AB段小车通过的距离s1=s2=×90.0cm=45.0cm=0.45m,用的时间t1=3sAC段小车通过的距离s2=90.0cm=90.0cm=0.90m,用的时间t2=4.5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0.15m/sAC段的平均速度为:v2==0.2m/s;由题知BC段路程等于AB段的路程,即s3=0.45mBC段用时为t3=t2-t1=4.5s-3s=1.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v3===0.3m/s,有计算可知小车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3)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所以他的做法不正确,按这种方法他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