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 太阳从东方升起 B. 月亮躲进云里
C. 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 D. 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
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
B. 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到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
C. 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D. 降雨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
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__________;
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可能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
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2h内行驶了80 km,它的速度是________;以此速度又行驶了3小时,他又行驶了_______km 。
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值分别是:8.23cm,8.25cm,8.23cm,8.24cm,8.78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此物体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cm.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1.8m=1.8×1000=1800mm B. 1.8m=1.8m×1000=1800mm
C. 1.8m=1.8m×1000=1800mm D. 1.8m=1.8×1000mm=1800mm
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一物态变化过程是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的过程。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探究.
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是该光路的________(填写“入射角”或“反射角”).
如果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__(填写“强”或“弱”)于玻璃板.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伏。教室内日光灯、饮水机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_____伏,日光灯开的越多,电路中的总电阻越_____(选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