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1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低,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2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如图3所示),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透镜和光屏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蜡烛向(左/右)移动,或者换用焦距更(大/小)的凸透镜.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答案】
(1)15.0
(2)下
(3)c;投影仪
(4)右;大;B
【解析】解:(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0厘米;(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由于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上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3)由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可知,此时f<u<2f时,其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由图可知,c点正好在f和2f之间;(4)①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因此去掉近视镜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想成清晰的像,应减小物距,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即他该将蜡烛向右移动靠近凸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或者改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因为焦距变大相当于减小物距.②近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不能呈现在视网膜上,而是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需佩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所以答案是:(1)15.0;(2)下;(3)c;投影仪;(4)①右;大;②B.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巧记凸透镜成像的区分:物近像远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倒立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题目】在湛江港码头,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 斜面倾角θ | 物块重量 | 斜面高度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 | 有用功 | 总 功 | 斜面的机械效率 |
1 | 30° | 5.0 | 0.6 | 4.2 | 1.2 | 3.0 | 5.0 | |
2 | 30° | 3.0 | 0.6 | 2.5 | 1.2 | 1.8 | 60% | |
3 | 45° | 3.0 | 0.8 | 2.8 | 1.2 | 2.4 | 3.4 | 71% |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移动(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J.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4)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5)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写出一个)有关.
【题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枫桥夜泊》,堪称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全诗多处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将诗中某句的重点字词挑选出来,并仿照示例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以及生活现象。
词语 | 相应的物理知识 | 生活现象 |
霜 | 水蒸气发生凝华形成霜 |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冻肉表面覆盖一层白霜 |
___ | ______ | 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