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实验次数 | 动滑轮重 G动(N) |
钩码重 G物(N) |
钩码上升高度 h物(m) |
直接将钩码举高做的功 W有用(J)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拉(N)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物(m) |
使用滑轮组动力做功 W总(J)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 | 0.53 | 1 | 0.1 | 0.1 | 0.7 | 0.3 | 0.21 | 47.6% |
2 | 2 | 0.1 | 0.2 | 1.1 | 0.3 | 0.33 | ||
3 | 4 | 0.1 | 0.4 | 2 | 0.3 | 0.6 | 66.6% |
(2)表格中,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3)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到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作的功
(4)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由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效率;
(3)用同一滑轮组,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相同的高度,根据W额=G轮h判断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的大小关系;提升的物重增加时,由表中数据可知有用功、总功增大,二者之差(额外功)增大,而总的额外功等于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加上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所以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4)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是为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提升物重大小的关系,据此判断.
(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效率η=
W有用 |
W总 |
0.2J |
0.33J |
(3)由题知,用同一滑轮组,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相同的高度,
∵W额=G轮h,
∴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相同;
由表中数据可知,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有用功增大,总功增大,
∵W额=W总-W有,每一次总功和有用功之差变大,
∴总的额外功变大,
∵总的额外功等于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加上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
∴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大;
由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4)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是为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大小的关系,总结出规律,故选C;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60.6%;(3)相同;大;大;(4)C.
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7分】
实验 次数 | 动滑轮 重G动/N | 钩码重 G物/N | 钩码上升 高度h物/m | 直接将钩码 举高做的功 W有用/J | 动力F动/N |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 S动/m | 使用滑轮组动力做的功 W总/J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1 | 0.53 | 1 | 0.1 | 0.1 | 0.7 | 0.3 | 0.21 | 47.6% |
2 | 2 | 0.1 | 0.2 | 1.1 | 0.3 | 0.33 | 60.6% | |
3 | 4 | 0.1 | 0.4 | 2 | 0.3 | 0.6 | 66.6% |
(1)请你在图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2分】
(2)根据数据发现: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
的重所做的额外功______(相同/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
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____(变大/变小/不变).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___.
(填符号)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由本实验___(能/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
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动滑轮 重G动/N | 钩码重 G物/N | 钩码上升 高度h物/m | 直接将钩码 举高做的功 W有用/J | 动力F动/N |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 S动/m | 使用滑轮组动力做的功 W总/J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1 | 0.53 | 1 | 0.1 | 0.1 | 0.7 | 0.3 | 0.21 | 47.6% |
2 | 2 | 0.1 | 0.2 | 1.1 | 0.3 | 0.33 | 60.6% | |
3 | 4 | 0.1 | 0.4 | 2 | 0.3 | 0.6 | 66.6% |
(1)请你在图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
的额外功 (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
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 。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
(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由本实验 (填“能”或“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
跟物重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