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基础问答、作图和计算
(1)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_____,所以这个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支的示数_____,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水蒸发速度越_____。
(2)下表为研究“海波熔化过程”实验时记录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做出海波的熔化曲线。
(________)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32 | 36 | 40 | 44 | 48 | 48 | 48 | 52 | 56 | 60 |
(3)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____
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
【答案】吸热 低 低 快 A
【解析】
(1)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
(2)利用描点连线画出海波熔化图像;
(3)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单程时间是大于0.05秒,根据公式s=vt可计算路程。
(1)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打开湿布后,湿泡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
(2)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340m/s,单程时间,s=vt=340m/s×0.05s=17m,因时间必须大于0.1s,故距离必须大于17m。
故选A。
【题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现象 结论 | ①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蜡烛移到图中a点,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据此可制成_____。把蜡烛逐渐远离透镜,光屏上的像越来越_____(填“大”或“小”),但像始终是_____(填“正立”或“倒立”) ②要让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应将蜡烛放在刻度尺的_____范围内。 | |
方法 | ③研究光现象时,将一束光看成一条光线,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