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平面镜
光从空气中斜射到一块水平透明玻璃板上,设入射角为α , 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β随α的减小而增大 B. β随α的增大而增大
C. 当α=30°时,β在120°到150°之间 D. 当α=30°时,β可能大于150°
某实验小组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时,测量步骤为: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③算出烧杯中液体的质量;④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其体积;⑤利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测量步骤合理,结果准确 B. 测量步骤不合理,原因是烧杯里的液体的质量测不准
C. 测量步骤不合理,结果偏小 D. 测量步骤不合理,原因是烧杯里的液体的体积测不准
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月球探测器样机.摄像机能拍摄月球表面照片,摄像机里主要光学器件是________镜(选填“平面”、“凸透”或“凹透”);拍摄的照片是通过________(选填“激光”、“电磁波”或“超声波”)传送到地球上的;样机还装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大脚”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
(3分)下列仪器中不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是( )
A.平面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放大镜
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
(2)实验时,取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物与像________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小明同学认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后方,但具体在什么位置不能确定。经过思考,小明设计出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这里利用了玻璃板既能________ 光线,又能________ 光线的特点。实验中选用橡皮泥的作用是________ ,此操作过程需注意的________ 。如果紧靠在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挡光板,则在蜡烛A的像A′和蜡烛B中,通过玻璃板仅能看见________ .
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位置,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的情况。
(1)为了科学地“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小明选择的方法是:加热_____(选填“体积”或“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相同的温度”或“末温相同”),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因无法直接测量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小明选择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通过比较__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间接地得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关系,这里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乙图是小明根据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则a物质是________,它的比热容是______,若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是200g,则用图中的电加热器加热4min,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不计热量损失)
光的三原色是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红黄绿 D. 红白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