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前,某同学想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你认为下面几种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3)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后,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4)实验中,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下表是三位同学按图乙情景实验时,测出的像距:
学生 | 小明 | 小红 | 小兰 |
像距v/cm | 33.1 | 35.2 | 36.9 |
【答案】分析:(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
(2)掌握调整三心一线的方法,将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3)在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
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
(4)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物距相同,得到的像距不同,原因可能是:光屏的位置并不是最清晰像的位置;凸透镜的焦距不同.
解答:解:(1)由图甲知,凸透镜的焦距f=41cm-30cm=11cm;
(2)在调整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时,最好的方法是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C正确,AB操作比较麻烦,并且不准确;
(3)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可能是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也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
(4)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观察数据发现,在物距相同时,他们所测的像距却各不相同,原因可能是有的同学没等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就测量了像距,即找最清晰的像的位置有偏差,还可能是凸透镜的焦距不同造成的.
故答案为:(1)11;(2)C;(3)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或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或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4)幻灯机(或投影仪);找最清晰的像的位置有偏差(或凸透镜的焦距不同).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要注意理解应用.
(2)掌握调整三心一线的方法,将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3)在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
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
(4)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物距相同,得到的像距不同,原因可能是:光屏的位置并不是最清晰像的位置;凸透镜的焦距不同.
解答:解:(1)由图甲知,凸透镜的焦距f=41cm-30cm=11cm;
(2)在调整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时,最好的方法是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C正确,AB操作比较麻烦,并且不准确;
(3)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可能是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也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
(4)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观察数据发现,在物距相同时,他们所测的像距却各不相同,原因可能是有的同学没等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就测量了像距,即找最清晰的像的位置有偏差,还可能是凸透镜的焦距不同造成的.
故答案为:(1)11;(2)C;(3)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或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或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4)幻灯机(或投影仪);找最清晰的像的位置有偏差(或凸透镜的焦距不同).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要注意理解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
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 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