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元旦节后的一天早晨,小洁的爸爸开着小轿车送她上学,上车后一会儿她看见前面挡风玻璃上有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1)“雾气”是怎么形成的?在车窗玻璃的哪一侧?
(2)打开空调吹暖风后,“雾气”很快除去,且不会再有“雾气”出现,试分析原因.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
(1) “雾气”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雾气”形成在玻璃的内表面;
(2)打开空调吹暖风后热风加快了玻璃内表面上小水珠的汽化,“雾气”很快除去;且不会再有“雾气”出现,是因为车窗玻璃温度变高,水蒸气遇到温度高的玻璃无法放热液化。
【题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杆和温度计(含纸盖) ④铁圈和石棉网
(2)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
(4)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题目】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用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机械闹钟放入其中一个盒子当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 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并记录下来。然后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后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m |
泡沫塑料板 | 0.3 |
玻璃 | 0.6 |
木板 | 0.4 |
硬纸板 | 0.5 |
(1)说出两点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①_____;②_______。
(2)上述材料中隔音效果最好的是_____,由此可知具有_____特点材料隔音性能较好。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