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至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中“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可知,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熔化与凝固,根据物态变化的规律,运用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要吸热,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要放热,分析推断。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时固态物质被熔化,此过程固态物质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以下时,此时固态物质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选项B符合题意。
【题目】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贝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如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 | 实验次数 | 体积/cm3 | 质量/g |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g/cm3 |
甲 | 1 | 10 | 18 | 1.8 |
2 | 20 | 36 | 1.8 | |
3 | 30 | 54 | 1.8 | |
乙 | 4 | 10 | 8 | 0.80 |
5 | 20 | 16 | ||
6 | 30 | 24 | 0.80 |
(1)请将表空白处填写完整_______。
(2)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 1 与 2(2 与 3,1 与 3)或 4 与 5(5 与 6,4 与 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
(3)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4)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_______
(5)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图中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达甲“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能正确表示甲“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
A. B. C. D.
【题目】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小华应选用________(“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
(3)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____变化。
(4)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丁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__)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4.5 | 5 | … | |
温度/℃ | -8 | -6 | -4 | -2 | 0 | 0 | 0 | 0 | 0 | 0 | 0 | ||
状态 | 固态 | 固液共存态 |
由图象可以看出,在第3分钟时烧杯中的物质处于_____(填状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由于小华忘记熄灭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示数维持100℃不变(外界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则此时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沸腾”或“不沸腾”),理由是________。
(6)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_____(填“外侧”或“内侧”)有一层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