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小明在一次跑步中,前半段路程的速度是6m/s,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是4m/s,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5m/s B. 10m/s C. 4.8m/s D. 5.2m/s
小茜和胖胖体重分别为400N和700N,教学楼每层高度为3m,小茜从一楼上到五楼,胖胖从一楼上到三楼。则两人相比小茜克服重力做功较______。
如图所示,晓月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钩码等实验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她应该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_ 调节,
(2)接着晓月在杠杆的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 。
(3)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获取三组测量数据(如下表),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 ,下表中的空格处数据为________ 。实验测量数据记录表:
测量细铜丝直径时常采用“累积法”,如图所示的20铜丝的长度为__cm,铜丝的直径为____μm.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如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
A. 光年 B. 千米 C. 米 D. 厘米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1两端的电压UAB、L2两端的电压UBC和L1 L2两端的总电压UAC将第一次测出的电压填入下表:
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电池个数)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个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___________的.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②如表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
③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___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开关S接到a时,电压表示数为9V;开关接到b时,电压表示数为4V.由此可知,电源电压U=________V,灯L2两端电压为U2=_____V,灯L1两端电压U1= _____ V.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______。
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_____N。
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大小为______这样改进的好处是______。
小芳在作图丁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