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1)“测平均速度”实验中已有的器材是小车,斜面、金属片,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根据图所示,填写下列表格。(保留两位有效数据)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1)刻度尺 秒表
(2)
通过AB段的时间(s)
在AB段的平均速度(m/s)
通过BC段的时间(s)
在BC段的平均速度(m/s)
通过AC段的时间(s)
在AC段的平均速度(m/s)
2
0.5
1
1
3
0.67
(3)小
除了题中给出的器材外,还需要测量路程的刻度尺和测量时间的停表.
由图可知,AB间的路程S
AB
=1m,小车通过AB所用时间为t
AB
=2s,所以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
v
AB
=
=0.5m/s
BC段路程S
BC
=1m,小车通过BC段用的时间t
BC
=1s,所以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
v
BC
=
=1m/s
AC段路程s
AC
=2m,小车通过AC段用的时间t
AC
=3s,所以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v
AC
=
=0.67m/s
(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的速度较小,便于测量时间
故答案是:刻度尺;停表;
通过AB段的时间(s)
在AB段的平均速度(m/s)
通过BC段的时间(s)
在BC段的平均速度(m/s)
通过AC段的时间(s)
在AC段的平均速度(m/s)
2
0.5
1
1
3
0.67
(3)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单元达标卷系列答案
单元过关目标检测卷系列答案
天舟文化单元练测卷系列答案
单元巧练章节复习手册系列答案
学习指导与评价系列答案
单元综合练习与检测AB卷系列答案
导思学案系列答案
导学精练中考总复习系列答案
导学练小学毕业总复习系列答案
导学新作业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可知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一运动物体,在前2min内通过了180m,后3min内的平均速度是2m/s。求:
⑴物体在前2min内的平均速度;
⑵物体在后3min内通过的路程;
⑶物体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
(2011年连云港市)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l0
4
km),我国高铁的安全运行速度可达300 km/h。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
5
km。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________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建一条“地月高铁”,以300 km/h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_________h。
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同学,
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星期天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去开封游玩,当汽车开到郑开大道起点时,小明看到路旁的标志牌如图所示,汽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小明提醒爸爸应采取
措施。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他们到达开封最快需要
min.
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6s内通过30m路程,则第2s的速度是( )
A.15m/s
B.5m/s
C.10m/s
D.无法确定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