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5?烟台)会跳跃的声音
1921年5月9日,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距爆炸地点70千米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160千米范围内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奇怪的是,从半径160~3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声音怎么会跳跃过中间这片区域呢?
探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气温高,声速大;气温低,声速小.地面上方不同高处的气温不同,声速也不同,声音在空气中向前传播总喜欢拣温度低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的空气时,声音便偏向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图1).这就像一列小孩和一列大人组成的队列,小孩和大人手挽手以相同节奏向前行进,由于小孩的步距小于大人的步距,结果整个队伍前进的方向便偏向小孩一侧.
如果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这里温度高,那里温度低,声音经过的时候,就会一会儿拐向高空,一会儿又拐向地面.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上面所说的声音会跳跃的现象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的三个区域,哪个区域的温度最高.
(2)“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图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说明,远处寒山寺的钟声能传到枫桥江畔绝非诗人的臆造.
1921年5月9日,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距爆炸地点70千米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160千米范围内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奇怪的是,从半径160~3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声音怎么会跳跃过中间这片区域呢?
探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气温高,声速大;气温低,声速小.地面上方不同高处的气温不同,声速也不同,声音在空气中向前传播总喜欢拣温度低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的空气时,声音便偏向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图1).这就像一列小孩和一列大人组成的队列,小孩和大人手挽手以相同节奏向前行进,由于小孩的步距小于大人的步距,结果整个队伍前进的方向便偏向小孩一侧.
如果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这里温度高,那里温度低,声音经过的时候,就会一会儿拐向高空,一会儿又拐向地面.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上面所说的声音会跳跃的现象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的三个区域,哪个区域的温度最高.
(2)“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图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说明,远处寒山寺的钟声能传到枫桥江畔绝非诗人的臆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找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特点(即:声音在空气中向前传播总喜欢挑温度低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的空气时,声音便偏向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然后再根据声音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1)距爆炸地点70km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说该区域内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较低;半径70 km~160 km范围内却什么也听不到,说明该区域内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高;半径l60 km~300 km的范围内,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说明该区域内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
所以,半径70km~160km范围内的空气温度最高.
(2)由于声音的传播与气温有关,声音总是由气温高处向气温低处偏折.秋天的夜晚枫桥江畔的空气比较潮湿,高空中的气温较高,靠近江畔的低空温度较低,寒山寺的钟声从温度较低的空气传向枫桥江畔.所以诗人能听到寒山寺的钟声绝非臆造.
所以,半径70km~160km范围内的空气温度最高.
(2)由于声音的传播与气温有关,声音总是由气温高处向气温低处偏折.秋天的夜晚枫桥江畔的空气比较潮湿,高空中的气温较高,靠近江畔的低空温度较低,寒山寺的钟声从温度较低的空气传向枫桥江畔.所以诗人能听到寒山寺的钟声绝非臆造.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细心阅读,找到声音传播与空气温度的关系(即:声音在空气中向前传播总喜欢挑温度低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的空气时,声音便偏向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