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有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得重3.8N,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有50mL水从溢水杯流入量筒,g取10N/kg求:
(1)金属球的体积;
(2)金属球所受浮力;
(3)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答案】(1)50cm3 或0.00005 m3 (2)0.5N (3)3.3N
【解析】
解:
(1) 由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可知金属球的体积:
V=50ml=50cm3=5×10-5m3
(2) 金属球所受浮力等于溢入量筒中水的重力,即:
(3) 金属球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G-F浮=3.8N-0.5N=3.3N
答:
(1)金属球的体积是5×10-5m3;
(2)金属球所受浮力0.5N;
(3)金属球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3N
【题目】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 ABCD 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 ON 折转,ON 垂直于 CD。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入射角 | 60° | 50° | 40° | 30° | 20° | 0° |
反射角 | 60° | 50° | 40° | 60° | 20° | 0° |
(1)选用平面镜作为反射面的好处是光在平面镜上发生了_______反射(填“镜面”或“漫”),便于观察反射光线。
(2)实验时,将光屏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 O 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 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
(3)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___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____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题目】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___放置在方格纸上。
(2)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___和物的大小关系。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较暗/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
(4)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离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______ 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5)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能否在卡片上观察到蜡烛的像,答: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原因是:__________
(6)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
(7)如图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物距u(厘米) | 5.0 | 6.0 | 7.0 | 8.0 |
像距v(厘米) | 4.5 | 5.5 | 6.5 | 7.5 |
①在实验中,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②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如图。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