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玻璃凸透镜(A、B)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选填“A”或“B”) ;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4)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答案】
(1)A
(2)使像成在光屏中央;c
(3)上
(4)缩小;靠近;近视眼
【解析】(1)由图可知,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u﹥v。如果焦距为10cm,u =40cm-10cm=30cm> 20cm=2f;如果焦距为20cm,u =40cm-10cm=30cm,在 20cm和40cm之间,即f﹤u﹤2f,所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A;(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又叫“三心等高”。为了节约时间和便利性,用“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更合理;(3)由于光屏上的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4)人眼相当于照相机,照相机的原理: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u﹥v。所以,此烛焰像应是缩小的实像;物近(相对于焦点来说)像远像变大,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折光能力变强,成的像将靠近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偏折能力增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需戴凹透镜调节。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的相关知识,掌握近视的形成:(1)睫状体功能降低不能使晶状体变薄,晶状体折光能力大. (2)眼球的前后方向上过长.这两种结果都能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用凹透镜制成眼镜矫正近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