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漂浮着甲、乙两个实心球,两球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已知两球的质量m>m.当往水中慢慢倒入酒精并缓慢搅拌的过程中,甲球的浮力大小F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乙球开始沉没于液面之下的时刻t’与t0关系正确的是

A. t’>t0 B. t’=t0 C. t’<t0 D. 乙球不可能沉入液面下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和图示可知,甲球受到的浮力先不变,随着酒精的加入,混合液体的密度逐渐减小,浮力减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液体的密度小于甲球的密度),甲球下沉.
ABC、因为G=mg,且mm,所以GG
又甲、乙两个实心球漂浮在水中,
所以F浮甲=GF浮乙=G
F浮甲F浮乙
又因为F=ρgV
所以V排甲V排乙
甲和乙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所以甲的体积比乙的体积大;
物体漂浮,所以F=G=mg,即ρgV=ρV+Vg
则物体的密度,因为甲、乙露出部分的体积相等,且V排甲V排乙,所以ρρ
又因为甲球的密度较大,故甲球早开始浸没,
因为甲和乙露出水面的体积相同,若乙球能浸没,则甲早浸没于混合液体中,即乙球开始沉没于液面之下的时刻t′大于甲球开始沉没于液面之下的时刻t0,故A正确,BC错误;
D、因为不知道乙和酒精与水混合液的密度大小关系,所以不能判断乙球是否沉入液面下,故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小华实验中发现,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调节凸透镜.
(2)小华调整后,如上图,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要些.
(3)透镜位置不变,小明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应站在透镜(选填“左”或“右”)一侧观察蜡烛的像,当观察到像时(选填“有”或“没有)光进入人眼.
(4)小明又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了适当距离时,又观察到清晰的像,由此分析,还可以只将蜡烛向(远离/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也能观察到清晰的像,显然这是(近视/远视)眼镜.
(5)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节课后(9:30左右),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