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3?绍兴)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1.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2甲和图2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
(选填“甲”或“乙”).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
磁能产生电
磁能产生电
的科学猜想.
(3)科拉顿的实验中,
已经
已经
(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
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分析:(1)1820年奥斯特发现:当小磁针发生偏转时,说明了磁场的存在,当电流方向改变时,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也改变,故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改变.
(2)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解答:解:(1)当通电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磁能产生电的科学猜想;
(3)由所给材料可知在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可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故答案为:(1)甲;(2)磁能产生电;(3)已经;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有两点:
(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在磁场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2)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苏州)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一片碳,看似普通,厚度为单个原子,却使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全新材料名为“石墨烯”.
    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因此,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最近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交通信号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
C
C
(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透光性好   B、硬度大   C、导热性好   D、导电性强
(2)石墨烯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是因为
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
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

(3)石墨烯是目前世上至今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
A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