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海和小明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乙是他们连接的实物电路,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______;连接完成后将开关闭合,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位置 | A | B | C |
电流I/A | 0.30 | 0.24 | 0.54 |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要求电流表测量L2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______)
(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上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只写表达式);
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
【答案】断开 C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以上实验
【解析】
(1)[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乙是他们连接的实物电路,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由图乙知,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的电流,即测的是C点的电流。
(2)[3]要测L2的电流,电流表需与L2串联,即将与电流0.6A档的导线,改接为左接线柱与电流的负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3)[4]由表格数据可知,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之和,即
[5]为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普遍性,其操作方法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以上实验。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用高为4cm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
次数 | 物距 | 像距 | 像高 |
1 | 30 | 15 | 2 |
2 | 20 | 4 | |
3 | 15 | 8 |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cm。
(4)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在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仍然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
【题目】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小明使用了以下器材:长木板、重为1N的木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重为0.5N的砝码若干。
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
②第1次实验,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向右拉动长木板,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拉;将砝码的总重力G和F拉,记入表格中;
③逐一增加砝码数量,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实验。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G/N | 0.5 | 1 | 1.5 | 2 | 2.5 | 3 |
F拉/N | 0.9 | 1.2 | 1.5 | 1.8 | 1.9 | 2.4 |
(1)组装器材时,_____调节细线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_____确保匀速拉动;(两空均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小明认为,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各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拉,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压力F压=G,他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后,作出甲、乙两条f-F压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实验数据处理规范考虑,图线_____更合理;
(3)经查阅资料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满足关系式f=μF压(其中μ为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大小与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小明发现自己所作图线不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利用题中信息可以求出:实验中所用长木板和木块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