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A,R1与R2是_____联连接的。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将_____,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将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并 不变 变大
【解析】
(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R1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R2支路电流;
(2)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电流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电流的变化;
(3)根据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变化判断两者比值的变化.
(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R1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R2支路电流;(2)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将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 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3)因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
所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
故答案为:(1). 并 (2). 不变 (3). 变大.
【题目】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
(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_____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
(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
a | b | c | d | |
水 | 不能 | 不能 | 能 | 能 |
浓盐水 | 不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_____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底端越_____(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
【题目】下图是小明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提供的器材有:6V的电源一个,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各一个,开关一个,5Ω、10Ω、15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忽略导线电阻),以上实验器材完好无损,实验中数据读取准确无误。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了多次测量,归纳得出_____的规律。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测得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表中第_____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出错的原因是_____。纠正错误以后,小明用30Ω的电阻替换15Ω电阻进行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请给小明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不限于提供的实验器材):_____。
实验次数 | 电阻R/Ω | 电流I/A |
1 | 5 | 0.6 |
2 | 10 | 0.3 |
3 | 15 | 0.24 |
(3)利用该实验电路图也可以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也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后,利用该实验电路图还可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也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其目的是_____。若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在调节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很难准确达到3.8V.测量误差较大,为此,小明改动电路,在不更换现有器材的情况下,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请补全小明的做法:断开开关_____;闭合开关,_____;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