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设计实验: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将小车拉上斜面顶端,分别测出拉力F,小车沿斜面通过的距离s,小车和钩码总重力G,小车上升的高度h,比较Fs与
Gh
Gh
的大小关系.(2)实验注意点是:应该沿
斜面向上
斜面向上
拉动小车,使小车做匀速
匀速
运动.(3)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钩码、弹簧测力计和
刻度尺
刻度尺
等.(4)实验过程:I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和钩码的总重力G,将小车从斜面底部按要求拉到斜面顶部,读出拉力F的示数.II用刻度尺测出小车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小车上升的高度h.III改变放置的钩码数量,从而改变车重,重复上述步骤两次.进行实验步骤III的目的是:
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
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
.(5)实验记录: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于表格中,请你设计这个表格:
(6)交流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发现F?s与G?h近似相等.这说明使用斜面虽然省力,但却
费
费
距离.小芳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木块代替小车,结果发现F?s明显大于G?h,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克服摩擦力做了额外功
克服摩擦力做了额外功
.分析:(1)拉力做的功W=Fs,克服重力做的功W=Gh,比较二者的大小关系即可;
(2)实验中注意拉力的方向应该和斜面平行,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读出拉力大小;
(3)实验中需要测量出斜面的长度和高度,要用到刻度尺;
(4)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5)表格中应该包含三次实验,测量的数据有拉力、重力、斜面长度、高度等;
(6)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使用木块做实验时,需要克服更大的摩擦力做额外功.
(2)实验中注意拉力的方向应该和斜面平行,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读出拉力大小;
(3)实验中需要测量出斜面的长度和高度,要用到刻度尺;
(4)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5)表格中应该包含三次实验,测量的数据有拉力、重力、斜面长度、高度等;
(6)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使用木块做实验时,需要克服更大的摩擦力做额外功.
解答:解:(1)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将小车拉上斜面顶端,拉力做的功为W总=Fs,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有用=Gh,比较二者的大小关系;
(2)实验中注意拉力的方向应该和斜面平行,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读出拉力大小;
(3)实验中需要测量出斜面的长度s和高度h,要用到刻度尺;
(4)进行实验步骤III的目的是: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5)表格中应该包含三次实验,测量的数据有拉力、重力、斜面长度、高度等,设计表格如下:
(6)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拉力做的总功F?s与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G?h近似相等,虽然使用斜面能够省力,但是拉力移动距离s却比上升高度h要大.这说明使用斜面虽然省力,但却费距离;
小芳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木块代替小车,在拉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做更多的额外功,使得总功F?s明显大于有用功G?h.
故答案为:(1)Gh;(2)斜面向上;匀速;(3)刻度尺;(4)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5)表格见上表;(6)费;克服摩擦力做了额外功.
(2)实验中注意拉力的方向应该和斜面平行,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读出拉力大小;
(3)实验中需要测量出斜面的长度s和高度h,要用到刻度尺;
(4)进行实验步骤III的目的是: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5)表格中应该包含三次实验,测量的数据有拉力、重力、斜面长度、高度等,设计表格如下:
次数 | 拉力F/N | 拉力移动距离s/m | Fs | 重力G/N | 斜面高度h/m | Gh |
1 | ||||||
2 | ||||||
3 |
小芳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木块代替小车,在拉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做更多的额外功,使得总功F?s明显大于有用功G?h.
故答案为:(1)Gh;(2)斜面向上;匀速;(3)刻度尺;(4)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5)表格见上表;(6)费;克服摩擦力做了额外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探究实验中的各环节中注意事项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基础性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同学提出:“机械效率越高的斜面是否越省力”?针对这个问题,他选用了弹簧测力计、长木板、垫木、小车和刻度尺,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的重力G.
步骤2:用木板和垫木做成斜面,把小车匀速拉上斜面(如图),测出拉力F.
步骤3:分别测出斜面的长S和斜面的高h.
步骤4: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2、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斜面 倾斜 程度 | 小车 重量 G/N | 斜面 高度 h/m | 沿斜面 拉力 F/N | 斜面长 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机械 效率 η |
较缓 | 10 | 0.1 | 3 | 1 | 1 | 3 | 33% |
较陡 | 10 | 0.2 | 4 | 1 | |||
最陡 | 10 | 0.3 | 5 | 1 | 3 | 5 | 60% |
(2)分析表格中所有数据,可以得到,越省力的斜面其机械效率越______.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丽同学提出“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时,表面越光滑的斜面,机械效率是否越高”.针对这个问题,本实验要探究的是______与______的关系,实验中要保持小车重量以及______等不变,改变______.
(4)你认为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办法有(写出二种):
①______
②______.
下表是小强所在的组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所记录的数据:
(1)请将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填写完整;
(2)由以上表格小强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结论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
(4)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沿斜面向上做______运动.
斜面的 倾斜程度 | 小车重力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s/m | 有用功W有/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较缓 | 5.0 | 0.1 | 1.5 | 0.5 | 0.5 | 0.75 | 66.7 |
较陡 | 5.0 | 0.2 | 2.5 | 0.5 | 1 | 1.25 | ______ |
最陡 | 5.0 | 0.3 | 3.4 | 0.5 | ______ | 1.7 | 88.2 |
(2)由以上表格小强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结论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
(4)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沿斜面向上做______运动.
下表是小强所在的组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所记录的数据:
(1)请将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填写完整;
(2)由以上表格小强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结论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
(4)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沿斜面向上做______运动.
斜面的 倾斜程度 | 小车重力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s/m | 有用功W有/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较缓 | 5.0 | 0.1 | 1.5 | 0.5 | 0.5 | 0.75 | 66.7 |
较陡 | 5.0 | 0.2 | 2.5 | 0.5 | 1 | 1.25 | ______ |
最陡 | 5.0 | 0.3 | 3.4 | 0.5 | ______ | 1.7 | 88.2 |
(2)由以上表格小强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结论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
(4)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沿斜面向上做______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