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表为几种物质在常温下的密度,则根据右表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物质 密度(千克/米3
0.9×103
2.7×103
8.9×103
煤油 0.8×103
(1)由表可知,冰的密度是
0.9×103千克/米3
0.9×103千克/米3
,读作
0.9×103千克每立方米
0.9×103千克每立方米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立方米冰的质量为900千克
一立方米冰的质量为900千克

(2)需要用40克煤油,用量筒取
50
50
毫升的煤油就可以了;
(3)体积相同的实心铝球和铜球,质量较大的是
球.
分析:(1)从表中读出冰的密度,根据密度的概念可知物质的密度值的物理意义;
(2)从表中读出煤油的密度,又知道其质量,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v=
m
ρ
可求出体积;
(3)从表中可知铝和铜的密度,又因为体积相同,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m=ρv可知实心铝球和铜球的质量关系.
解答:解:(1)从表中可知,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读作0.9×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的含义是:一立方米冰的质量为900千克;
(2)从表中可知,煤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则40g煤油的体积:V=
m
ρ
=
40×10-3kg
0.8×103kg/m3
=5×107m3=50cm3=50mL;
(3)从表中可知,铝的密度为2.7×103千克/米3,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又因为实心铝球和铜球的体积相同,由m=ρV可知,密度大的质量大,故铜球的质量大.
故答案为:(1)0.9×103千克/米3;0.9×103千克每立方米;一立方米冰的质量为900千克.
(2)50;(3)铜.
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的物理意义和密度计算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影响密度的因素以及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9?相城区二模)一般情况下,金属都有电阻.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之一.当温度条件发生改变时,其属性也会发生改变.
(1)实验表明,某些金属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定值时,其电阻突然降为零,这种现象叫做
超导
超导
现象.这一特定温度称为转变温度,其值与金属材料有关.
(2)2008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评述.这表明,在新超导体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假如人们已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则可以用它制作图甲中的(  )
A.家用保险丝    B.白炽灯泡的灯丝  C.电炉的电阻丝    D.远距离输电导线

(3)图乙表示磁悬浮现象.将某种液态物质倒入金属盘后,能使金属盘达到转变温度,在金属盘上方释放一永磁体,当它下落到盘上方某一位置时即产生磁悬浮现象,试根据下表列出的几种金属的转变温度和几种液态物质的沸点数据,判断所倒入的液态物质应是
液氦
液氦
,金属盘的材料应是

金属 转变温度(℃) 液态 物质沸点(℃)
-272.4 液氦 -269.05
-269.43 液氮 -196.5
-265.95 液态二氧化碳 -78.65
(4)利用上述现象,人们已经设计制成磁悬浮列车(如图丙).这种列车的运行速度是一般列车运行速度的3~4倍.能达到这样高速的原因是
接触面分离,阻力小
接触面分离,阻力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