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 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
C. 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
D. 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站台 B. 甲车 C. 乙车 D. 自己
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铝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 内能从铝传给铁 B. 内能从铁传给铝
C. 不发生热传递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PM2.5颗粒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_(填单位)的颗粒物。有一款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空气进入净化器静电箱内被电离,使PM2.5颗粒带电,然后被静电箱的带电极板吸附,这是利用了异种电荷相_______,来实现对室内空气净化的。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A. 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B. 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 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D. 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 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如图所示,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
图温度测量实验
场景一:A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
场景二:B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如图A、B。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
场景三:C组甲同学把温度计玻璃泡刚刚浸入液体,如图C;乙同学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中间部位,如图D。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甲乙同学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他们感学到奇怪:同一杯水,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请你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体验,分析总结一下,
(1)应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2)为什么甲乙两同学读数不同,谁的测量方法正确?
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 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 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D. 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图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 )
A. 5.2 cm B. 5.25 cm C. 5.25 D. 5.3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