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将烛焰遮去一半,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 (选填:“原来一半”或“仍完整”)。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方(选填:“上”、“下”、“左”或“右”);
(2)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3)在上述探究括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
【答案】(1)倒立;原来一半;上(2)缩小;(3)<;L0 -2L
【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若将烛焰遮去一半,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为原来一半;由于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则烛焰的像将向上移动;
(2)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相当于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当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时,此时应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所成像应该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3)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 ,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成倒立放大实像条件是f<U<2f,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L;当凸透镜移至B位置时,因为在光屛上出现清晰的像,根据光的可逆性原理,可以假设蜡烛在光屛位置时,像应成在原蜡烛位置,因此,光屏到透镜位置B的距离应为L,故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L0 -2L。
【题目】
(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甲图中所示,他们实验中错误 、 .
(2)实验时,通常用温水而不用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小明认真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知,水沸腾前温度上升的速度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慢后快再慢 D.均匀的
(4)你认为产生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现象的原因是 (选填序号);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可能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水开始汽化较慢,带走的热量少
D.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5)由图乙中图象得出的结论是: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 热,但温度 .
(6)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方温度 ,水蒸气较多,所以看到的“白气”并不明显,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 ,大量水蒸气 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很多“白气”.
(7)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8)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t(min) | 0 | 5 | 10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温度t(℃) | 100 | 71 | 55 | 45 | 35 | 28 | 24 | 22 | 22 |
①请在如下图的坐标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②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在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应在 左右.
③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降低 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