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1)短木条的影子是由于
(2)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3)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4)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 20 | 30 | 40 | 50 | 60 |
影子长度L/cm | 30 | 15 | 10 | 7.5 | 6 |
光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
形成的.(2)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
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
.(3)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减小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分析:(1)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2)分析表格中的光源的高度与影子的长度;
(3)分别计算光源每增加10cm后的影子的长度变化量得出结论;
(4)根据要研究的目的,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则应利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木条的长度和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木条到光源的距离,即改变木条的位置.
(2)分析表格中的光源的高度与影子的长度;
(3)分别计算光源每增加10cm后的影子的长度变化量得出结论;
(4)根据要研究的目的,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则应利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木条的长度和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木条到光源的距离,即改变木条的位置.
解答:解:(1)短木条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短木条而形成的;
(2)光源的高度从20cm增加到60cm时,影子的长度从30cm变成了6cm,故要验证的假设是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
(3)光源每增加10cm后的影子的变形量分别为15cm;5cm;2.5cm;1.5cm,所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减小;
(4)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知,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故本题答案为:(1)光沿直线传播;(2)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3)减小;(4)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2)光源的高度从20cm增加到60cm时,影子的长度从30cm变成了6cm,故要验证的假设是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
(3)光源每增加10cm后的影子的变形量分别为15cm;5cm;2.5cm;1.5cm,所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减小;
(4)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知,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故本题答案为:(1)光沿直线传播;(2)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3)减小;(4)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点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同一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本题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子的长度与光源的高度、木条与光源的距离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