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10g 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 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D. 普通家用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25W
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B. 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一定升高
C. 质量相同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D. 走进鲜花店就可以闻到花香,这是扩散现象
下列哪个事实不能证明分子动理论( )
A. 扩散现象
B. 两块接触面光洁程度非常高的铅块被紧压后就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C. 潮汐现象
D.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下列有关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 在视野不开阔的弯道口设立的反光镜是凸透镜
D. 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不可逆的
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75cm2的柱形物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5N:底面积为120cm2且足够深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物体A放入容器中且与容器底接触但对容器无压力,慢慢向容器注水,待液面稳定后物体A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5cm,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2=7.5N;然后,将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忽略绳重和附在物体表面上水的重力.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体A的密度;
(3)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前后,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如图所示,木块A沿斜面匀速下滑,画出其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小刚在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实验时找来一根长20cm的薄壁玻璃管、烧杯、刻度尺、质量已知的细沙、适量的水和盐水(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插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发现橡皮膜向上凸起,此现象说明_____。
(b)向玻璃管中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并竖直插入液体中,直至橡皮膜变平,如图乙所示。
(c)用刻度尺测出每一次橡皮膜到液面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
(1)请你帮小刚将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__________。
(2)要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第_____组实验。
(3)分析1、2、3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不变时,其内部压强与深度成_____。
(拓展)同组的小红想利用这些器材测量某液体的密度:①她先将装有一定量沙子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让玻璃管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h1; ②_____;则待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ab两组同学在同一间教室里,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分析图乙中的图象可知,两组同学的实验中所用水的初温大小关系是Ta _____ Tb(选填“>”“=”或“<”)。
(2)若b组同学将烧杯中100g的水从20℃开始加热,升高到50℃时消耗了1.4g酒精,则实验中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有______%被水吸收。(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
(3)同学们做完实验后,老师接着做了一个如图丙所示的演示实验:先用烧瓶将水烧开,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接着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水又重新沸腾的原因是因为瓶内水蒸气液化,瓶内______,水的沸点降低。
同学们讨论后终于明白,他们所用的实验装置中,盖在烧杯上的纸盖上有一个小孔,是为了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