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刚在测量大米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侧调节,使天平平衡.先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50g,再测得装入适量大米时烧杯和大米的总质量为131.9g.
(2)将烧杯中大米倒入空量筒,压实抹平,测得其体积为90mL,计算得到大米的密度为kg/m3
(3)小刚测得大米的密度比真实值(大/小),其原因是

【答案】
(1)水平;右
(2)0.91×103
(3)小;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
【解析】解:(1)在测量大米密度的实验中.先将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天平的调节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因此当指针偏向左侧,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右侧调节,使天平平衡.(2)大米的质量m=m﹣m烧杯=131.9g﹣50g=81.9g,大米的体积V=90mL=90cm3 , 则大米的密度ρ= = =0.91g/cm3=0.91×103kg/m3 . (3)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因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大,由ρ= 可知测得大米的密度比真实值小.
故答案为:(1)水平;右;(2)0.91×103;(3)小;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
(1)将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天平使用前的调节:若指针左偏,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用烧杯和大米的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即为大米的质量,利用ρ= 求大米的密度.(3)明确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便不难判断用量筒量取大米体积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人们终于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
推理性结论:
推理依据: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