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明记录数据如下:
表Ⅰ
表Ⅱ
(1)在做表Ⅰ中的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2)在做表Ⅱ中的实验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表Ⅰ
实验 次数 |
电阻R=10Ω | |
U/V | I/A | |
1 | 1 | 0.1 |
2 | 2 | 0.2 |
3 | 3 | 0.3 |
实验 次数 |
电压U=3V | |
R/Ω | I/A | |
4 | 5 | 0.6 |
5 | 10 | 0.3 |
6 | 15 | 0.2 |
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依次进行的第1、2、3次实验过程中,滑片P应向左
左
(选填“左”或“右”)滑动;(2)在做表Ⅱ中的实验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每次更换电阻时,保证电阻两端电压3V不变
每次更换电阻时,保证电阻两端电压3V不变
,依次进行的第4、5、6次实验的过程中,滑片P应向右
右
(选填“左”或“右”)滑动.分析:(1)要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需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
根据串分压的知识,要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则应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2)要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
根据串分压的知识,若电阻增大,两端的电压增大,若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根据串分压的知识,要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则应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2)要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
根据串分压的知识,若电阻增大,两端的电压增大,若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解答:解:(1)由表一知,电阻不变,电压改变,可知是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1、2、3次实验,电压不断增大,所以可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断减小,应将滑片向左滑动;
(2)由表二知,电压U=3V,电阻不断变大,可知是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不变;
第4、5、6次实验,电阻不断变大,根据串分压的知识,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所以每次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滑片向右滑动.
故答案为:(1)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左;(2)每次更换电阻时,保证电阻两端电压3V不变;右.
1、2、3次实验,电压不断增大,所以可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断减小,应将滑片向左滑动;
(2)由表二知,电压U=3V,电阻不断变大,可知是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不变;
第4、5、6次实验,电阻不断变大,根据串分压的知识,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所以每次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滑片向右滑动.
故答案为:(1)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左;(2)每次更换电阻时,保证电阻两端电压3V不变;右.
点评:此题是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通过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及使用,更加深了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器材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制一大杯盐水;
(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表: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猜想3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制一大杯盐水;
(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表:
马铃薯的编号 | 质量/g | 体积/cm3 | ||
放入盐水前 | 在盐水中下沉后 | 放入盐水前 | 在盐水中下沉后 | |
A | 44.8 | 39.2 | 40 | 33 |
B | 56.1 | 48.8 | 50 | 41 |
C | 77.3 | 67.9 | 69 | 57 |
猜想2是
猜想3是
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