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实验时,若玻璃板放置情况如图丙所示,通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是________(选填“倾斜的”或“竖直的”),在玻璃般的另一侧白纸上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_____与A的像重合(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刻度尺 位置 前 等效替代法 虚 不变 倾斜的 不能
【解析】
(1)[1]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物到平面镜距离和像到平面镜距离,故还缺少刻度尺。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3]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等效替代法。
(3)[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6]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始终是等大的,故蜡烛A的像不变。
(5)[7][8]玻璃板是倾斜的,故观察到A的像也是倾斜的,所以无论蜡烛B怎么移动,都不能和蜡烛A的像重合。
【题目】如图为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用测力计拉着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的重力是10N,钩码的质量为200g,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表中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 木块放置方式 | 钩码质量(g) | 压力(N) | 测力计示数(N) | 滑动摩擦力(N) |
1 | 平放 | 0 | 10 | 2.0 | 2.0 |
2 | 平放 | 200 | 12 | 2.4 | 2.4 |
3 | 侧放 | 0 | 10 | 2.0 | 2.0 |
(1)表格中的最后一列数据是根据_____知识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对物体拉力大小。
(2)根据第1次和第2次实验,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3)小李同学在水平地面上推一长方体木箱(各面粗糙程度相同)匀速运动时很费力,小李觉得把木箱侧放再推能省力。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认为他这样做_____省力(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_____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实验时,该同学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 木块放置情况 | 木板表面情况 | 压力/N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 | 平放 | 木板 | 6 | 1.2 |
2 | 平放 | 木板 | 8 | 1.6 |
3 | 平放 | 木板 | 10 | 2.0 |
4 | 平放 | 木板上铺棉布 | 6 | 1.8 |
5 | 平放 | 木板上铺毛巾 | 6 | 3.0 |
(2)分析序号_____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分析序号1、4、5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_____相同时,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3)该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改进后装置的优势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