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1.5m

B. 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10kg

C. 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52cm,故A错误.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3.5kg,故B错误.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符合实际,故C正确.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科普阅读题(共8分,41题3分,42题3分,43题2分)

(一)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会改变吗?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吗?

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请根据两个同学走在沙滩上,一个同学的脚印深,另一个同学的脚印浅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