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引入“总电阻”概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阻值为10Ω和4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________Ω

【答案】等效替代 50

【解析】在初中物理中,总电阻的求解利用到了等效替代法;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小李和小明为研究导体的某种性质.选用的器材有:多节新于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开关、若干导线,以及长度相同,但材料不同(A、B两种金属)和横截面积不同(粗、细两种规格)的甲、乙、丙三根导体.该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导体甲(金属A粗)

实验序号

1

2

3

U(V)

1.5

3.0

4.5

I(A)

0.3

0.6

0.9

表二导体乙(金属A细)

实验序号

4

5

6

U(V)

3.0

4.5

6.0

I(A)

0.3

0.45

0.6

表三导体丙(金属B粗)

实验序号

7

8

9

U(V)

1.5

4.5

7.5

I(A)

0.1

0.3

0.5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得的初步结论是:当导体两端电压相同时,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同.

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和小明在仔细研究了表一、表二和表三后又有了新发现:导体的材料和导体的横截面积会影响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小明分析表二和表三得出了导体横截面积越小,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越小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