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图甲是小刚第3次实验测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6N钩码从A位置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位置上升到B' 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实验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00 | 0.100 | a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b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00 | 0.500 | c |
机械效率η | 74% | 57% | d |
甲 乙
(1)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 向上拉动.
(2)据图将表格补充完整b = ______N;c = ______m;d = ______%.
(3)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2是用图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4)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5)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对于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6)小李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于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后发现比实际测得的机械效率值偏大,原因是实际测量中还包含克服_________做的功.
(1) 竖直匀速 (2) 2.4 0.150 83.3 (3) 乙 (4) 动滑轮重力
(5) 高 (6) 摩擦力(绳重)
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时,为保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应将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向上拉动.
(2)根据图得:测力计示数即拉力为:2.4 N;绳端即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150m;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050m,
则机械效率:;
(3)分析实验2数据:拉力移动的距离是0.500m,钩码上升的高度是0.100m,即s=5h,有5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是用图中的乙图做的实验.
(4)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重有关,因为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所以越重做的额外功越多,则效率越低.
(5)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对于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6)要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可以用式:计算效率,但实际中不可能没有摩擦以及绳子的重也不可忽略,所以实际的效率要更低一些.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点评:此题是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其中考查了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同时还考查了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图甲是小刚第3次实验测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6N钩码从A位置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位置上升到B' 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实验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00 |
0.100 |
a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b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00 |
0.500 |
c |
机械效率η |
74% |
57% |
d |
甲 乙
(1)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 向上拉动.
(2)据图将表格补充完整b = ______N;c = ______m;d = ______%.
(3)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2是用图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4)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5)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对于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6)小李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于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后发现比实际测得的机械效率值偏大,原因是实际测量中还包含克服_________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