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与思考
门镜
“猫眼”是门镜的俗称,一般安装在家居的防盗门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很大的方便,它的优势就是屋里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屋外的情况,但是屋外的人看屋里使就十分模糊了.其实门镜的构造并不复杂,就是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里面涉及了一些透镜成像的知识,以后我们会逐步学习.结合上述信息,请回答:
(1)靠近门内的应该是______透镜(填“凸”或“凹”).
(2)关于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叙述的是______
A.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B.只有凸透镜才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其焦点是实焦点
D.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其焦点是虚焦点.
当人在门内通过凸透镜的一侧观察猫眼时,门镜就相当于放大镜.所以此时的人可以通过猫眼看清楚外面的物体.
而人从外向内看时,此时的门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学有发散的作用,所以看不到屋内成像情况.
(2)根据课本中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焦点的基础知识可知,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两个焦点.其中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
综上分析故选A.
故答案为:(1)凸 (2)A
分析:(1)根据猫眼的成像光路图来结合从内向外能够看清楚,而从外向内看不清楚来确定两者的位置关系.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其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其焦点是虚焦点,透镜的焦点是一侧一个,共有两个.
点评: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光学仪器并不是单独是由一个镜子制成的,往往用到多个镜子组合而成,如显微镜、望远镜、潜望镜,以及题目中提到的猫眼等,记住其构造是解决此题题目的关键.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些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
图14-17
针对这一问题,她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两种猜想:
(1)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2)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
究竟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丽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通过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如图14-17所示.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并通过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气压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4-5所示.
表14-5
气体的温度/℃ |
20 |
30 |
40 |
50 |
… |
气体的压强/Pa |
1.0×105 |
1.03×105 |
1.07×105 |
1.1×105 |
… |
小丽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某种关系.
小丽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其中卢一种猜想是正确的.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____保持不变时,__________.
(2)在夏天,小宇将自行车胎中的气体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见同学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正聊在兴头上,猛然听见“砰”地一声巨响,车胎爆裂了!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用刚才研究出的结论解释.
(3)小丽的探究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你列举一例.
(4)小丽是按怎样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活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