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12/68/eeede2dc.png)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F(N) | 6.75 | 6.25 | 5.75 | 5.25 | 4.75 | 4.25 | 4.25 |
6.75
6.75
N.(2)第四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1.5
1.5
N.(3)分析表中第1列至5列数据,说明物体浸没时,物体浸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
大
大
(4)分析表中第6列和第7列数据,说明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
无关
无关
.分析:(1)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2)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看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深度的关系,然后得出结论.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看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的关系,然后得出结论.
(2)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看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深度的关系,然后得出结论.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看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的关系,然后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6.75N,因此物体重力G=6.75N.
(2)第四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4=6.75N-5.25N=1.5N.
(3)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由表中第1列至5列数据可知,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越大,弹簧测力示数F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见:物体浸没时,物体浸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4)由表中第6列和第7列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后,随物体浸入深度的变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见: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故答案为:(1)6.75;(2)1.5;(3)大;(4)无关.
(2)第四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4=6.75N-5.25N=1.5N.
(3)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由表中第1列至5列数据可知,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越大,弹簧测力示数F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见:物体浸没时,物体浸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4)由表中第6列和第7列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后,随物体浸入深度的变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见: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故答案为:(1)6.75;(2)1.5;(3)大;(4)无关.
点评:应用控制变量法、认真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电流做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有关。陈鑫同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电功跟电压的关系,她选用的部分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电阻丝R1、R2的阻值不同。
(1)为了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R1或R2的连接方式是 。
(2)在该实验中选用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其目的是 。
(3)在这个实验中,陈鑫是通过观察比较 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
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是 。
A.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 |
B.根据小磁针偏转判断是否存在磁场 |
C.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引入“合力” |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
小陈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如图所示,在圆柱体接触容器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数据F,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F(N) | 6.75 | 6.25 | 5.75 | 5.25 | 4.75 | 4.25 | 4.25 |
(2)第四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3)分析表中第1列至5列数据,说明物体浸没时,物体浸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
(4)分析表中第6列和第7列数据,说明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______.
小陈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如图所示,在圆柱体接触容器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数据F,实验数据如表: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为______N.
(2)第四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3)分析表中第1列至5列数据,说明物体浸没时,物体浸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
(4)分析表中第6列和第7列数据,说明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______.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F(N) | 6.75 | 6.25 | 5.75 | 5.25 | 4.75 | 4.25 | 4.25 |
(2)第四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3)分析表中第1列至5列数据,说明物体浸没时,物体浸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
(4)分析表中第6列和第7列数据,说明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______.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wl/web/STSource/201310271357458832785494/SYS201310271357458832785031_ST/images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