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甲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cm;乙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cm,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 估计值是.

【答案】2.3;2.11;2.1厘米;0.01厘米
【解析】解:由图知: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0刻线对齐,右侧与2.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3cm;
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11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11cm2.00cm=2.11cm,其中准确值为2.1cm,估计值为0.01cm.
故答案为:2.3;2.11;2.1cm;0.01cm.

(1)测量物体长度时,先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其它都是准确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问题:
(1)通常同一物体,人由远及近看会觉得它变得清楚且大些,这是因为人看物体的变大.
(2)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cm处最为合适.
(3)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