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________。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2m3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________m3。
如图,圆柱形的容器内盛有等量的水和酒精,它们被簿膜隔开,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现去开薄膜后,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液面下降了一些,这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那么( ?)
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F2,P1<P2 D. F1>F2,P1=P2
小明同学学习了“力”的知识后,他想利用自己的足球探究有关力的问题,于是他做了以下几个实验,请把他得到的结论写出来。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 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B.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D. 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把米尺作为光具座,按图所示放好器材。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她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后开始实验。
(1)如图所示,当把蜡烛放在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___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些,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______侧移动。(均选填“左”或“右”)
(2)实验中,当小红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______)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不受任何影响
(3)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____)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只需将蜡烛向上移动些
D.以上均可
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够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α=________;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应适当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树 B. 地面
C. 旁边的山 D. 自行车
如图所示,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洗净的山楂或其它野果穿在竹签上,然后将山楂串蘸上糖稀,再等糖稀冷却_____后(填物态变化名称),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自行车座四周挂满了冰凌,冰凌的形成属于_____现象、居民家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_____生成的。
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mL的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