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项都能使如图瓶内铁屑内能增加,其中属于做功的是( )
A. 不断晃动瓶子 B. 用酒精灯加热
C. 用手捂瓶子 D. 在烈日下照射
在中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将教室的窗户玻璃更换为隔音玻璃
B. 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
C.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D. 在校园绿化带多植树
阿林同学对一正常工作电压为的小灯泡的电阻进行了测量,下表是他测出、算出的相关数据,请你认真分析从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A. 表格设计有错误,不需要平均值这一栏
B. 分析得出:灯丝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增大,灯丝正常工作的电阻为
C. 第次算出的电阻值是正确的
D.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规律,发现了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为了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国推行了“学生饮用奶计划”。一种学生饮用奶,它的净含量为200 mL,若它的密度为1.25×103 kg/m3,比热容为4.0×103 J/(kg·℃),冬天饮用时把它从10 ℃加热到40 ℃需要吸收____J的热量。加热后的牛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学生在饮用过程中,剩余牛奶的____保持不变(选填物理特征)。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
D. 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的压强________,温度_______。
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末林﹣昂内斯(Heike Kam erlingh﹣Onnes)用液氦冷却汞,当温度下降到4.2K(零下268.95℃)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有些材料的电阻变为零,这即为超导现象.1933年,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完全抗磁性,也称迈斯纳效应.完全抗磁性是指磁场中的金属处于超导状态时,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现象.迈斯纳效应使人们可以用此原理制造超导列车和超导船,由于这些交通工具将在悬浮无摩擦状态下运行,这将大大提高它们的速度和安静性,并有效减少机械磨损.另外利用超导悬浮还可制造无磨损轴承,将轴承转速提高到每分钟10万转以上.发生超导现象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2014年12月,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零下233.15摄氏度)以上,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水热法发现铁硒类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堪称铁基超导研究的重大进展,为相关体系新超导体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为探索铁基高温超导的内在物理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体系.
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有些材料的________ 变为零,这即为超导现象
(2)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________ 也称迈斯纳效应.把一块磁铁放在超导盘上方,超导盘磁化的方向与磁铁磁场的方向________ (填相同、相反),磁铁受到向上排斥力,就可悬浮在空中.
(3)若常温下超导体研制成功,则超导体适合做 ________
A.电炉丝 B.输电线 C.滑动变阻器的线圈 D.电动机线圈.
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它的电阻也为零
C. 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
D.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对“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这两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 它们的实验电路图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 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 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