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导体的电阻是2Ω,通过它的电流为0.2A,10s内通过该导体产生的热量是
J.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0.8J
试题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同步训练与期中期末闯关系列答案
同步训练与中考闯关系列答案
阶梯训练系列答案
王朝霞小升初重点校系列答案
专项卷和真题卷系列答案
文曲星中考总复习系列答案
问题引领系列答案
先锋题典系列答案
知识大集结系列答案
随堂口算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插线板。
(1)插线板一般不能同时接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2)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劣质插线板,经质检部门检查发现,部分劣质插线板电源线芯线比合格产品细。请根据焦耳定律解释使用这种插线板将会存在什么隐患
为了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小宇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烧瓶中盛有初温相同的煤油,R
甲
>R
乙
.
(1)在实验中应使两瓶中盛装的煤油质量
(填“相等”或“不等”).
(2)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选用煤油而不用水,主要是由于
.
(3)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4)要利用此装置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你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如图所示的各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小伟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电路如图34,烧瓶中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电阻R
1
>R
2
.
(1)把两个电阻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这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小伟将装置改装(如图35,两烧瓶中的电阻R
1
相同)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k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水
0.3
20
25
6
煤油
0.3
20
30
6
①根据实验数据可得: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水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热量Q
水
= ________J(c
水
=4.2×10
3
J/(kg·℃))
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因素,准备了两个相同的烧瓶,内装质量相等的煤油,两个带有橡胶塞的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三个规格完全相同的滑动变阻器,四根阻值不同(R
1
>R
2
;R
3
=R
4
)的电阻丝,以及电源、开关、导线等。
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个方案。
(1)甲方案可探究当
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较多的是
温度计。(选填“A”或“B”)。
(2)乙方案可探究当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
的关系。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较多的是
温度计。(选填“C” 或“D”)。
小明和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
(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材料与长度均相同的金属丝,已知甲电阻比较小,则两根金属丝中横截面积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2)实验中,小明和小丽发现
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较快.这表明:在
和
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3)小明提议利用该装置改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们应将其中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
相等的水,并使甲、乙两烧瓶中金属丝的电阻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4)这两个实验中除运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外,还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A.类比法
B.替代法
C.转换法
D.建模法
某导体的电阻是5Ω,通过它的电流为0.2A,10s内通过该导体产生的热量是
J,电热器中的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
(5分)在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烧瓶A、B中煤油质量相等,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电阻丝的阻值R
1
>R
2
.
(1)烧瓶中不装水而装煤油.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选填“大”或“小”).开关接在干路中,是为了控制
相同.
(2)闭合开关后,发现A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慢,则A中电阻丝放出的热量比B中放出的热量
(选填“多”或“少”).由此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
(选填“多”或“少”)。
(3)电烘箱高温和低温两挡的调节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
的长度来实现的,由上述实验可知:低温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比高温挡要
(选填“长”或“短”)一些.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