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10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左右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所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

(3)下表是某同学实验时记录数据一部分,比较①③组数据可得出的规律是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比较②④组数据可得出的规律是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焦距/cm | 10 | 10 | 10 | 10 |
物距/cm | 30 | 15 | 25 | 18 |
像距/cm | 15 | 30 | 17 | 23 |
像的性质 | 倒立、缩小、实像 | 倒立、放大、实像 | 倒立、缩小、实像 | 倒立、放大、实像 |
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焦点的定义进行判断,会聚成的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根据焦距的定义得出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时,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个直线上,大致在同一个高度,才能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情况进行分析.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从凸透镜光心到焦点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焦距是10cm.
(2)如图,烛焰的像没有呈在光屏的中心,说明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没有在同一个高度.
(3)①③得到的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分析数据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④得到的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分析数据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1)10cm;
(2)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点评:本题考查了焦点、焦距、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对于实验上出现的像没有呈现在光屏的中心上的现象,学会如何调节,可以烛焰,可以调节凸透镜,可以调节光屏等,使三种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