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另一只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不能
【解析】
根据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探究结论进行求解。
(1)[1] 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 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
(3)[3] 在实验中玻璃板起到平面镜的作用,在镜面前的亮度越大,则其成的像越清晰,所以点燃蜡烛B不能起到使像更加清晰的目的。
【题目】如图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_____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看到烧怀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在“白气”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_____。
(2)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 | 95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96 | 98 | 98 |
从记录数据看,在第_____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画出了如图11所示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所画图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线杯底部的温度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_____。
【题目】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 | 材料 | 长度 | 粗细 | 松紧 |
甲 | 钢丝 | 10cm | 0.2mm2 | 紧 |
乙 | 钢丝 | 10cm | 0.1mm2 | 紧 |
丙 | 钢丝 | 5cm | 0.1mm2 | 紧 |
丁 | 钢丝 | 5cm | 0.1mm2 | 松 |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乙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和___钢丝。(选填编号)
(3)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题目】阅读下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 |||
金 | 19.3×103 | 水银 | 13.6×103 |
钢、铁 | 7.9×103 | 纯水 | 1.0×103 |
冰(0) | 0.9×103 | 植物油 | 0.9×103 |
干松木 | 0.5×103 | 酒精 | 0.8×103 |
A.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