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蜡烛,D是凸透镜.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
(4)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
(5)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6)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
(7)为进一步找出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物距及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某同学用焦距f=10厘米的凸透镜和3厘长的发光管,进行多次实验,测得物距、像距和成像的大小,填入下表中.
表:
(A) 分析表中
(B) 分析表中第二列和第四列的数据,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光屏上成像长度和物距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C) 该同学还想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实像时,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除了能完成上面实验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
(1)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焦距
焦距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蜡烛,D是凸透镜.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
光屏
光屏
.(4)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
焦距
焦距
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5)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实
实
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光屏
光屏
(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6)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
60~70
60~70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不能
不能
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7)为进一步找出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物距及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某同学用焦距f=10厘米的凸透镜和3厘长的发光管,进行多次实验,测得物距、像距和成像的大小,填入下表中.
表:
实验次数 | 物距u(厘米) | 像距v(厘米) | 光屏上成像长度(厘米) |
1 | 12 | 60.0 | 15.0 |
2 | 15 | 30.0 | 6 |
3 | 30 | 15 | 1.5 |
4 | 35 | 14 | 1.2 |
1、2、3、4
1、2、3、4
的数据可知,同一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B) 分析表中第二列和第四列的数据,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光屏上成像长度和物距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小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小
.(C) 该同学还想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实像时,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除了能完成上面实验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
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测量时,所预设的数据应满足的条件是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分析:(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请先确定其焦距;
(2)为使像能完整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凸透镜成实像时,眼睛要观察光屏;
(4)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体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的大小都是与焦距相比较的,进而确定出2倍焦距以外、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或1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特点;
(5)实像都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6)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同时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7)A、分析表中的四次实验数据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即可判断规律;
B、分析比较第二列和第四列的物距和像大小的变化规律即可判断;
C、由于想探究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所以除了能完成上面实验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而且由于研究凸透镜成像实像时的情况,所以测量时,所预设的数据应满足: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2)为使像能完整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凸透镜成实像时,眼睛要观察光屏;
(4)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体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的大小都是与焦距相比较的,进而确定出2倍焦距以外、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或1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特点;
(5)实像都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6)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同时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7)A、分析表中的四次实验数据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即可判断规律;
B、分析比较第二列和第四列的物距和像大小的变化规律即可判断;
C、由于想探究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所以除了能完成上面实验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而且由于研究凸透镜成像实像时的情况,所以测量时,所预设的数据应满足: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解答:解:(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焦距;
(2)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为了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所以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凸透镜成实像,光屏能承接到像,所以眼睛要观察光屏;
(4)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体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的大小都是与焦距相比较的,进而确定出2倍焦距以外、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或1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特点;
(5)据实像和虚像的特点可知,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实像;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成的是虚像,故应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根据已知得f=10cm,由图知,物距u=45cm,处于2倍焦距以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光屏的位置应大于60~70cm.当蜡烛在45cm刻度处时,物距为5cm,小于1倍焦距,所以此时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7)A、分析表中1、2、3、4中的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可知,同一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表中第二列和第四列的数据,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光屏上成像长度和物距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初步结论是: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小;
C、由于想探究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所以除了能完成上面实验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而且由于研究凸透镜成像实像时的情况,所以测量时,所预设的数据应满足: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故答案为:(1)焦距;(2)同一高度;(3)光屏;(4)焦距;(5)实;光屏;(6)60~70;不能;(7)(A)1234;(B)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小;(C)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2)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为了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所以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凸透镜成实像,光屏能承接到像,所以眼睛要观察光屏;
(4)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体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的大小都是与焦距相比较的,进而确定出2倍焦距以外、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或1倍焦距以内的成像特点;
(5)据实像和虚像的特点可知,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实像;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成的是虚像,故应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根据已知得f=10cm,由图知,物距u=45cm,处于2倍焦距以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光屏的位置应大于60~70cm.当蜡烛在45cm刻度处时,物距为5cm,小于1倍焦距,所以此时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7)A、分析表中1、2、3、4中的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可知,同一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表中第二列和第四列的数据,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光屏上成像长度和物距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初步结论是: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小;
C、由于想探究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所以除了能完成上面实验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而且由于研究凸透镜成像实像时的情况,所以测量时,所预设的数据应满足: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故答案为:(1)焦距;(2)同一高度;(3)光屏;(4)焦距;(5)实;光屏;(6)60~70;不能;(7)(A)1234;(B)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小;(C)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点评: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共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距与焦距的关系;②成像的性质;③像距与焦距的关系;④具体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只要告诉其中的一条,就可以确定另外三方面的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