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精英家教网如图甲所示,这是小明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在实验中,小明同学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左左左接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
 
为止.
(3)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明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然后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屏幕.小明的这个操作过程正确吗?答:
 
(选填“正确”、“不正确”).
(4)此实验不能用家用镜子的镜片进行,是因为家用镜子的镜片
 
,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5)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记录可知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分析:(1)根据实验的需要,找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观察物与像的大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实验时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根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这一特点分析.
(4)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关键点是确定像的位置,反射效果好的镜子不透光,只能看到清晰的像,不能确定像的位置,而反射效果不好的玻璃板能透光,通过看到玻璃板背面的物体与前面的物体的像重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5)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解答:解:(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A像的这一侧观察,而不是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屏幕,故小明的操作不正确.
(4)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既可以看到前面物体在后面成的像,又可以看到后面的物体,这样就可以利用等效替代的办法准确确定像的位置;所以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
(5)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故答案为:(1)相同;(2)重合;(3)不正确;(4)不透光;(5)实验只进行了一次,结论具有偶然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