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合理的是
A. 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B. 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C.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 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8℃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们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h、液体离开容器底部距离d和液体的密度ρ有关。他们用U形管压强计做了实验。其中甲、乙容器中装有水,丙容器中装有盐水(假设甲、乙、丙容器均能盛足够多的液体)。他们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分别放置在液体中不同位置处,如图所示,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已知ρ盐水>ρ水)
表一:甲容器 (水) 表二:乙容器 (水) 表三:丙容器 (盐水)
(1)该同学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知道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
(2)分析比较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初步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初步结论: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4)分析比较表二或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
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①为了减小误差;②为了寻找规律。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以上均填代号)
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T1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由表中可知:
(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
(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
(4)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多少小时?
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定义公式是,又把单位时间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假设一个物体初速度是v0,经过t时间后的速度变为vt.请你依照速度的定义式,用v0、vt和t表示出加速度的定义式:_____。
青春期后,男生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这里的“低”主要指的是
A. 音调 B. 响度 C. 振幅 D. 音色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5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2.41 cm B. 2.357 cm C. 2.35 cm D. 2.36cm
著名的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是存在的而且很大。大气压强的数值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______,也会随着湿度的增加而_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小”)。
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②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③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④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
(2)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_____(选填“有关”、“无关)。
(3)在第②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_____。
(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_____Pa。
(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_____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