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事物的相关数据,比较符合事实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 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0kg
C. 中学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6dm D.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
【答案】D
【解析】
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47℃左右,故A错误;
B、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错误;
C、中学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而不是26dm,故C错误;
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在电风扇、电熨斗、电磁起重机、动圈式扬声器、动圈式话筒和发电机这些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有________、________
【题目】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他知道声音是由鼓面的发出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团,撒小纸团目的是.(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a.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 . b.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 . c.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d. 结论: . 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是正确的.
【题目】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题目】下列提高热机的效率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B. 加润滑油减少机器部件间的摩擦
C.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些 D. 使用热值大的燃料
【题目】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导盲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C.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D.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题目】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 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B. 醉酒驾驶员使驾驶室充满酒精味
C. 汽车在泥路上驶过,尘土飞扬 D. 把白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示数均变小B.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题目】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5A,该用电器可能是
A.电视机 B.白炽灯 C.洗衣机 D.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