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时,某同学首先使发光点S、凸透镜L和光屏P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其次当他把发光点S移到图示位置时(图中MN为光具座的标尺即刻度尺),发现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然后他再用一烛焰S′在图示位置上取代发光点S。

这时,如要使烛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几种操作中哪一种不能达到目的?( )

A.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左移适当距离

B.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和光屏P不动,只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

C.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烛焰S′和光屏P不动,只将透镜L向右移适当距离

D.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右移适当距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_____。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_____;②_____。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